郑葳夹青菜的时候,“感觉市场上的青菜越来越贵,怎么感觉要旱了。”
祁元潜也隐隐感受到了,在村里的时候,院子里的菜能活下去,都是靠他一桶一桶的从河里打水。
但一直不下雨,河里的水也有限,水位慢慢下降。
走在村里的土路上,两边的庄稼叶子开始枯黄打卷。
郑葳叹了一口气,遇到灾荒之年,看来兖州要不安宁了。
得赶紧囤一些粮食,也让梅君在济Yin囤一些粮食。
她前几日跟另外的三个女官联系上,只有梅辛没有亲自过来,她现在是陈留阮家的长媳,不想带着一家子几百口的性命跟郑葳一起找死。
但是为着曾经的主仆之谊,让心腹给郑葳送去一张一万两银子的银票。
郑葳相当知足,这银子数量不少,怕是梅辛动用了自己的嫁妆银子,才倒腾出来这么多。
郑葳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个打秋风的,她还是收下了这张银票。
梅君将银票换成两张五千两,一张给了温姿,另一张自己留下。
造反真是世界上最费钱的一件事,要给人吃饭,还得给人发工资,不然没人跟你干。
郑葳现在已经在考虑扯大旗打土豪分田地这件事的可行性。
没办法,实在是没钱。
郑葳下午就跟祁元潜一起去粮食店,打算囤一些粮食。
大米白面各买了三袋子,买了他们家两三个月的粮食量,但主要买的却不是米面,是玉米粒。
买了两车的玉米,跟店家约好,天黑才往家里送。
店家做生意这么多年,遇到的奇葩人可太多了,这点要求真不算什么。
到了晚上俩伙计一人拉了一辆板车,来到门前轻轻扣动门环,郑章和宇文允得了郑葳的吩咐,早早地就在门前等候。
听到扣门环声音,悄悄给大门打开一条缝,见到这俩人身后各自停着一辆板车,才把大门打开,把俩伙计卸在地上的粮食袋子扛到院子里。
这院子自带一个不小的地窖,可以储存粮食。
前半夜一家四口做贼一般把粮食往地窖里搬。
郑葳第二天白天如法炮制,只是换了一家米铺,那位老板报出的价格要比昨天的一斤贵两个铜板。
郑葳便小声嘀咕了一句:“奇怪,昨天好像没那么贵。”
那老板听到郑葳的嘀咕,仿佛受到奇耻大辱一般,“你这个小娘子不懂行情,我不跟你讲,你家大人呢?”
显然是把郑葳当作没出阁的小姑娘了,郑葳手指向祁元潜:“我夫君在那儿。”
那掌柜看到祁元潜的体型,就不想跟他讲道理,转头跟郑葳说:“你年纪小不知道,市场上的粮食数量越少,价格越贵,这两天咱们县冒出一个公子到处大量收购粮食,粮食少价格自然贵。”
郑葳刚听到掌柜描述,还以为这位公子是梅君。
就给梅君去了一封信,问她粮食收购的情况,收到回信才知道那人不是梅君。
那这人是谁?
郑葳觉得奇怪。
随着天越来越旱,即将到收获的季节,可地里的粮食却都被晒死,市面上的粮食越来越贵。
郑葳才停止了收购的步伐,家里那地窖已经被郑葳用各类的粗粮填满。
这几日大规模地买粮食,郑葳卖字帖赚到的钱都填进了这窟窿里。
郑葳害怕祁元潜和宇文允会对她这大规模采购的行为表示不满,准备了一肚子解释的话,都没用上。
这俩人对她的囤粮行为给予了物质和身体上的支持。
家里每日的开销都靠祁元潜兄弟的卖身钱支撑着,他们家日常的饭菜质量都开始下滑。
以往每顿饭都要有rou,到了现在两三天才能吃一顿rou,但俩崽子正是长身体的年纪,每天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。
于是郑葳就去市场上买了一群已经下蛋的母鸡,这种鸡要比正常的要贵许多,顾不了那么多了。
后院圈出一块地养鸡,八只鸡花了一两银子,每天能有五六个鲜鸡蛋,这一家子一天的鸡蛋量便够了。
宇文允和郑章还是照常去学堂,灾祸初现端倪,不少人没有意识到,只要先生上课,他们就不能无故缺席。
小薛夫人在午后喜气洋洋的来跟郑葳报喜,原来她已经有了三个月的喜脉。
这种涉及隐私的私密事本不应该跟郑葳说,可小薛夫人在这附近的邻居里面没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人,郑葳恰好与她年龄相当,家里又有俩儿子,她不知这俩孩子跟郑葳是什么关系,猜测大概是继母跟继子的关系。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