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老太太笑着对蒋黎道:“你也算是巷子里的孩子头了,去吧。”
蒋黎含笑点点头,起身走过来,牵住了蒋娇娇伸来的手。
姑侄两个和以前一样亲亲热热地走着。
“小姑,嫁人好不好玩?”蒋娇娇终于也有机会问出了先前当着郑麟不好问她小姑的话,“你在姑夫家里住得高兴么?”
蒋黎停住脚步,蹲下丨身来平视着侄女,笑了笑,说道:“凡是自己不好做主的事情都不太好玩,以后你就明白了。”
言罢,她也不再多解释什么,只微微笑着,轻轻地摸了摸蒋娇娇的头。
第50章 应举
几天后,高大娘子从蒋黎的口中得知儿子已正式投了状参加今年秋闱,顿时高兴得眉开眼笑。
“咱们家能娶到你当真是福气。”她拉着蒋黎的手说道,“多得有你在旁边瞧着,这孩子才下了决心上进。”
阿姑的话能这么说,但蒋黎知道自己做儿媳的却不能这么接,于是仍只谦逊地回笑道:“是您循循善诱,也是官人自己有心。”
高大娘子果然就更满意了。
“对了,”她忽想起一事,问道,“六郎是与谁结的保?人可靠么?”
这事两个孩子背着她就全部办完了,她也没来得及过问。
蒋黎说道:“二哥哥去请教了沈主簿,沈主簿说像官人这样的情况最好是找在官府那里备了籍的浮户,先看看有没有人是满了七年正好在这时也要应举的,一则这样的人可能一时半刻也来不及找人结保,二则有官府兜底也不怕是冒贯的。”
“所以二哥哥就又托了个相熟的书铺老板打听过,果然就找到了两个刚好满了七年可以应考的浮户,说是人家也拜托了纳状的书铺帮着再寻一个人来结保。”
按照律法,外地人迁移到一处,起初只能以“浮客”身份在官府那里接受核查并登记,只有居住并从事生产满一年后才能获得当地的正式户籍,一般俗称为“浮户”,这是因为他们若要想在当地应举,还必须要自获得正式户籍身份后满七年才有资格报考——于是七年之限在许多人看来也是这些浮户从“外地人”转变为“本地人”的真正标志。
而蒋黎口中的书铺也与寻常那些贩卖书籍的书肆,甚至和能版印书籍的书坊都不同,虽名为“书”铺,但主要做的却是代人起草诉状,证明供词或契约的合法可用,还有为应考之人代办应考手续之类的事。
像考生投纳的一状两纸,其实就是先交给书铺,经审核没有错误,才会由书铺交给贡院。
高大娘子一听是蒋世泽找了邻居官户出的主意,也没有什么话说。但她又觉得这事至今听起来好像是自家全全托了蒋家的情面,多少显得他们短了人家一截,尤其蒋黎瞧着似是把什么都做妥了,好像她这个当母亲的没了用处似的。
故而她斟酌过后,还是走过场似地说了句:“既然已办妥了那些枝节,那你就要好好敦促着六郎读书了,这两天你还是陪着他去市集逛逛,看看有没有什么缺的书,又或者别的,该买都买回来,笔墨钱是不能亏的。”
她话这么说着,却也没提以后郑麟屋里月钱怎么给的事。
蒋黎就委婉地道:“阿姑说的是,不过……我不太清楚家里从前开销是走的什么流程?还请阿姑教一教。”
高大娘子顿了顿,这才好像突然想起这事,说道:“每月初公中会发到各房,每季新衣布料也是。”
她囫囵地说完,起身进了内室,过了会儿返身走回来,把手里的布包递给了蒋黎。
“这个月初时你们还没成亲,少了点,先拿去吧。”她说。
蒋黎是富家出身,这包着钱的布坨子一过手,她就已经知道了数目不多。
等她回到自己房里一看,才发现里面居然当真只有一贯钱多点。
最多只有一千二百多文。
她都有点不敢相信。
梁妈妈在旁边都有点瞧不过去了:“就这么点月钱,高大娘子还那么大口气让姑娘和郎君出去想买就买,光是容州松烟墨就一百文一枚了,再说人家夫妻两个过日子就不用钱了么?总不能让姑娘自己往里头贴嫁妆吧?!”
蒋黎看着桌上的那贯钱,沉yin未语。
琥珀疑惑地道:“这郑家好歹也算是富户,怎么这样抠门呢?”
蒋黎平静地道:“我之前问过官人,他说郑家给未成家室的子弟每月发的月钱是五贯,成家无子则十贯。”
那这岂不是整整少了将近四贯?!
梁妈妈道:“姑娘,要不你跟郎君说说,他从前没成婚就算了,但现在既成了家,这屋里头的开销,怎么开销,还是要你有个数才好。”
蒋黎却觉得郑麟肯定不好开这个口,而且她想起新婚第二天早上那件事,也觉得他说了可能没什么用。
“官人若去找阿姑提了这事,只怕是我这个做媳妇的有不敬之嫌。这事你们也不必刻意跟官人提起了。”她说罢,想了想,对琥珀说道,“晚些你去把家里发月钱的时间和地方打听清楚,等下月到了时候,我们就代阿姑那边先去领了,也免得她老人家Cao心。”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